3月31日周二晚上,阿里商学院裘博士从他的“E次方电商”,马不停蹄来到云咖啡和大家一起分享,聊聊互联网的那些事!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很多生意都移到了互联网。每一个创业者都会遇到瓶颈,比如学生们集中在做微商,走销售端的思路,就会有点low。而作为创业者切记不能越做越low。
企业需要发展,如何能够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和发展呢?
为什么传统产业越来越难做?
苏宁、京东年年价格大战?
为什么淘宝商家有些风生水起有些半死不活?
创业究竟需要什么?
一、“重新认识互联网。”
Pc互联网不属于真正的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才是传统意义上的互联网,这里就要说到链接,得弱链接者得天下。链接创造生产力。一个蜜蜂只能生存3个月,但一个蜂巢却能生存6个月。
很多的秩序是在无序之中涌现出来。只有各种链接才能产生大数据。 比如全国最大的服务类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猪八戒网站。登猪八戒网站的人为什么都愿意在上面分配工作,上传作品,正是因为每个人可以从中得到节点,于是报纸就会被替换。 再比如王思聪才是挽救万达得唯一可能,因为万达太传统行业,没有新生代互联网企业的氛围,反倒王思聪这种国民老公的玩法还真的让万达的电商有了一线可能。
二、“关于6个层级。”
想认识一个人,通过6个链接就一定能做到。生意就像谈恋爱,朋友介绍的肯定比爸妈介绍得靠谱,工作介绍也一样。这就说明弱链接更加靠谱。微信终端给链接创造了无限可能,你的影响力就是你的链接力。
链接是解放生产力的意义在于去除中介。比如,传统情况时,楼在地震,大家都跑光了,而如今,有3分之1的在逃跑,3分之1的选择蹲下,3分之1却是在拍照,这个时候记者这个行业所起到的传播作用便已经就被瓦解,被替代,因为大家都变成了记者,不需要在通过传统媒体去了解某地地震了,掏出手机,随时都能看到某位朋友在给你直播地震。
把握各层级链接的时间节点。如沃尔玛、苏宁这些企业之所以最近比较艰难,就是因为节点没把握住,一开始苏宁把京东当假想敌,想打京东3c,但是京东是主打3c,要想干到人家会比较难。只要苏宁停止打折客户就会走,这类客户不忠诚。打3c失败后,苏宁又想切入大家电,但是做大家电的时候,一些大品牌的家电却已经跟阿里合作了,马云投资了很多家电品牌,所以苏宁又败了,如果苏宁一开始就做大家电而不是3c,可能就赢了,所以时间节点很重要。还有苏宁的客户服务,苏宁的上门服务就没有人家京东做的好。长此以往,苏宁总是在不对得时间做对的事情,可能就会导致企业越来越倒退。风投是投机论,做事要做当下得事。如果阿里重新来也可能就不会做到今天的地步了。
三、“语言能不能萌一点?” 人本性是追求自由的,想跳出组织对他得约束,只有当你有够多的粉丝,你就摆脱了,你的商业模式才有可能实现。天猫这个名字和logo都是马云想当时在很多人反对下坚持出来的,刚好显得名字很可爱。于是和京东开展了一场猫狗大战,网友看的不宜热乎。语言的萌表现在很多方面,比如淘宝体指示牌。
王老吉和加多宝之战,加多宝输了,加多宝公关部门的四大“对不起”,马上引起很多粉丝的同情,引起各种“顶”。同时王老吉作出了4大“没关系”的对策同样引起各种“顶”。所以我们在很多时候能不能“好玩一点”呢?好玩才是未来的消费模式,现在是90后的天下,很多时候可以切90后这个点。因为现在任何东西可选性太多,顾客就喜欢挑有意思的。
四、“什么行业适合c2b ?”
只有获取消费者的需求,才能更低成本的获取用户,这一切只有在互联网上才能获得。只要获取消费者信息,任何行业都可以c2b。要让商品的时间缩短,比如zara快销品的运营模式就是个极好的例子。淘宝获取用户信息需求只要2天,但是传统行业却需要很久。用互联网的眼光看传统行业,提升的空间就会很大。
“裘场”互动
团队即是力量
07年第一次接触创业,读博士的时候,创办了关于社交的学习语言的平台至今,虽然现在这个平台还在,但是裘博士已经退出,因为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很多时候不是idea很棒,是看团队能不能把它执行好。项目的成功某一个环节出漏子就做不了,时机很重要。一个产品几个月,一年不出来那这个产品多半不会成功。
Idea大家都能想到,所以必须得有很强得团队。他反复强调:“做互联网项目,一定要有很强得团队”。公司领导人的格局、高度决定了能不能成功。
想要做好一个企业,离不开主创人的付出,所有的创新与进步,更是基于团队的高度融合、高速效率、高度发展,团队即是力量。 同时企业的商业模式不具有复制性的话就不是好模式。
更要关注失败的案子
日本专门研究失败学。失败也好,成功也好,都应该去寻找背后的规律,创业之路是不可复制的,每个人都应该找到适合自己的。但是基因也会决定你会不会成功。关键在于自己,特别重要的是看CEO、看老大,一个企业的成功和他们的领导人关系特别密切,别人只能给你指引,道路却是要自己拿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