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推动中日两国在创业创新领域的交流,日本知名新闻社“日经新闻社”发起了“中国创业创新”专题报道。2017年11月日本日经新闻资深记者药文江对杭州市云计算、大数据领域 “奇点云”和“袋鼠云”等典型创新企业进行了深入调研,并采访了阿里巴巴商学院副教授、浙江省现代互联网研究院执行院长裘涵博士。
以下为“日经新闻”专题报告的部分内容:
电子版:https://www.nikkei.com/article/DGXMZO38600200V01C18A2970M00
中文翻译:
“阿里巴巴生态创业猛增 ”
美丽的浙江省杭州市,自古以来就是商人,中小企业大量聚集的地方。本文介绍近年来出身于最大的网络零售平台”阿里巴巴集团“,杭州“阿里巴巴生态创业”的活跃情况。杭州新设企业的数量,仅次于北京和上海,位于中国第三。由电子商务派生出来的,包含金融与物流,大数据分析等多种创新形态的公司正不断地涌现。
“马老师说,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大数据分析相关的初创企业,杭州玳数科技(袋鼠云)CEO陈吉平先生有引用马老师言论的习惯。马老师,即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先生。由于马云先生原先是英语老师,所以在杭州通常被称为”马老师“。他被当地的所有人当做一个神圣存在般仰视着。
陈先生在15年创立的袋鼠云是针对于小型零售商提供大数据分析服务。陈先生在阿里巴巴的11年间,主要负责了大数据以及云计算等业务。“在电子商城中开店(淘宝店),只有拥有数据分析和运营等技术,才能取得成功。”
袋鼠云的顾客主要是在it应用上比较迟缓的传统大企业。高端白酒品牌“贵州茅台“的销售数据分析之后发现,通过网络销售的茅台酒,99%都是用于转卖。为了真正消费者能买到正宗的茅台,(袋鼠云)帮助建立了拒绝倒买倒卖的购买系统。
在杭州,有很多像袋鼠云这样,虽然可能并没有和阿里巴巴有直接的资本关联,但曾经在阿里巴巴工作过的“阿里人”创办企业有很多。也得到了强劲的资金支持。2014年,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之后,因为持有阿里巴巴股票,个人资产增长到了1000万人民币以上(约合日元1亿6000円)的阿里人据称达到数千人。
亚洲经济研究所的丁可研究员指出了杭州的一个明显特征,“杭州民间资金的活跃度比其他的地方要更加高。”
阿里巴巴离职创业员工,得到阿里人投资的案例也有很多。例如开发用于无人售卖的“智能无人贩卖机”的杭州比智科技(奇点云),就是在创业初期得到了阿里巴巴的前任CEO陆兆禧(和阿里巴巴18罗汉之一谢世煌)的投资。
奇点云在围绕消费者的数据采集中,注意到了硬件技术的重要性。搭载了摄像头、传感器和“人脸识别”等最新技术的“智能自动贩卖机”,对谁什么时候在哪买了什么东西的数据分析后,通过数据能力支持工厂和小卖部等销售终端的运营。
在中国,“智能无人售卖机”领域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就成品而言,就有一百个以上的公司在生产。奇点云的创始成员之一,廖育才先生认为“在未来的半年内,市场就能决出胜负”,据他介绍奇点云有计划在19年于小型日用品商店和百货店等1万多家终端店铺中铺设奇点云的智能设备。
杭州代表性的独角兽企业,很多都是从阿里巴巴的创新事业中衍生出来的企业。蚂蚁金服被许多消费者所知的最主要的产品就是移动支付APP(支付宝)。在17年,面向银行提供数据分析的新业务也在快速扩张中。
阿里云的云计算业务也正急速成长,并占有了50%以上的中国市场。阿里系典型初创企业袋鼠云和基点云,和很多阿里系创业企业一样,与阿里云的提供的服务相结合,进行市场销售与推广。
从网络销售不可或缺的支付中派生出来的,个人间融资与企业间汇款的金融科技也有所增加。11月在欧美开幕的金融科技展示会“Money20/20”首次进入中国。杭州也作为举办地,许多当地的金融科技企业也纷纷参加。
专家的看法:基于商业文化根基的生态系
阿里巴巴商学院裘涵教授 从古代开始就作为贸易港繁荣至今的杭州,有着浓厚的商人文化色彩。从十年前开始,围绕着(淘宝)天猫,从事网络开发、客服等电商服务业的从业者大量涌现。在这个基础上,逐渐衍生出来了阿里巴巴的电商生态系统。
阿里巴巴拥有由网络交易所培育出来的巨大的数据处理能力。生态系初创企业使用这种数据的能力,为并不具备这种销售数据分析能力的企业提供IT服务。生态系统就这样慢慢地广泛地连接起来。向初创期的企业出不多的资金,将市场认可的服务和产品并购到自己的生态领域内也成为主流。
对于很多的创业者来说,被阿里巴巴并购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因为对于他们来说,在快速发展阶段,与有着巨大用户的企业平台拥抱实为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