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71-5717 0560
  • 2017总裁班 | 蚂蚁技术实验室负责人凌宣:区块链是信任链接的基础设施
  • 2018年 04月 16日 15:38
  • 09.jpg

    内容来源:2018年4月26日,蚂蚁金融服务集团蚂蚁技术实验室负责人邹涛(花名:凌宣)在阿里巴巴商学院总裁班4月“新启程”课程上的分享。


    •区块链技术是否会对阿里产生颠覆性影响?

    •区块链技术发展历史

    •阿里(蚂蚁)对区块链有何战略布局?




    区块链是信任链接的基础设施,强调去中心并解决算法信任的问题。

    10.jpg

    技术原理上区块链提出了用算法信任代替主体信任。


    区块链的基本概念


    区块链的定义:一个通过跨链结构的分布式的加密数据库。

    区块链的畅想是去中心化,如果把它比作一本存折,存折的每一页代表区块链的账单,其中的页码就是链的序列。

    11.jpg

    抽离区块链的应用,可以分为六层。从底层到顶层分别是数据层、隐私层、共识层、合约层、激励层、整合层和应用层。


    最底层是数据层,包含着链式结构、哈希算法、账户。


    1.链式结构

    区块链是一个线性的创新结构,通俗讲即区块组成的链,每一个区块对应的信息包含下一个区块的相应信息,把所有的区块连成一条链就是区块链。


    2.哈希算法

    哈希是一个传统的密码学技术,可以把任何一个数据通过哈希的方式生成一串代码。哈希特别敏感,对前端数据做出的细微修改,最终得到的数值差别都会非常大。保证了整个区块链应用中数据的不可篡改性。


    3.账户和UTXO

    UTXO是一个未花费账户余额的概念,区块链的整个业务生态中的服务都需要通过币去支付,因此账户很重要。


    数据层之上是隐私层。


    1.加解密

    区块链强调多方参与,好处是账本可实时同步,缺点是主体和竞争对手可能在同一链上,当所有的数据被实时共享,这是不能被接受的。

    因此现在很多联盟链,是基于密钥技术,以非对称加密的方式控制数据权限,因此可以选择性的公布数据。


    2.身份管理

    联盟场景中有一个基本的准入,可以选择让一些人进入,也可以让一些人退出。目前为止,隐私层是区块链技术中非常核心的一块。


    隐私层之上是共识层。区块链是多方参与的,每一笔动作都需要其他几方的同意,这是解决不可篡改的重要机制。


    1.工作量证明

    比特币、以太币等数字货币基本的原理是每个人的计算机(矿机)通过一定的算法配置,连续不断的计算下一个区块的核心值,即抢夺记账权。现在,每挖出一个比特币的成本在6000美元到8000美元间,工作量证明的方法是极度消耗能源的。


    区块链的的价值在于让所有的人在世界不同的地方给予一个共同的信念,并以一个固定的规则去创造独特的价值 。


    2.拜占庭算法

    拜占庭算法不用所有人参与,只要选出一层的leader,之后层层向上选举,逐步形成最终共识。

    这其中的所有共识机制都是:我不信你,也不知道你,但我们要达成一个共识目标。


    3.Raft

    这里所说的情况是,多中心间彼此是强信任的,能够采取一个中心化的共识机制。Raft所带来的结果比拜占庭算法更快,且不需要核验多种信息能够直接达成共识。

    12.jpg

    共识层之上是合约层。合约的意思是双方在不经过第三方干预的情况下,当约定的条件发生时,这个行为被自动履行。智能合约代表区块链的2.0时代。

    合约层再往上是激励层


    1.通证

    本质上以太币、比特币等都是token(代币),token是承载链上经济生态圈日常运营而形成的。

    2.奖惩机制

    公链需要很多投入,无论算力、存储还是带宽等都需要成本。因此投入的驱动力除了常规的链下商务约定外,很重要的是有一个奖惩机制。


    过去一年时间,各行各业都开始基于自己的场景建链,那么未来当所有的企业都有自己的链,当他要跟其他企业发生链上的业务价值交换时,必须得有一个协议进行互通。

    13.jpg

    整个阿里经济体未来重点发力的方向是:构建底层的基于区块链价值交换的协议。

    最上面一层是应用层


    1.存证,因为区块链的追溯不可篡改性。

    2.资产交易,基于所有下层是可信且可以流转的。

    3.供应链溯源。


    区块链技术发展历史


    区块链技术起源于三种技术:P2P网络、加密和数据库。

    区块链是三种技术的糅合体,加之token,所有的通证机制所构建的经济生态就变得有意义。

    区块链1.0并不是一项全新的技术,它是对多项成熟技术的一种创新型组合应用方式。包括分布式账本、跨链式数据、默克尔树以及工作量证明。

    区块链2.0强调的是智能合约、虚拟机以及去中心化应用。

    区块链3.0强调多链系统、新型共识算法、隐私保护及物理世界映射。未来区块链一定是多方参与的,所以它一定是多链的;而共识算法本质上决定了整个系统的处理性能;物理时间映射,说的是链上世界与链下世界的关系。


    总结下来有两点:

    1.区块链本身不是一个新技术,而是将多个成熟技术进行取长补短;

    2.区块链和比特币是两回事,链与币是两回事,链支撑上层币的发展,具有更多真实的应用。


    区块链过去一年的关键词

    14.jpg

    1.信任机器

    《经济学人》杂志提出,区块链是一个制造信任的机器,这个定位较为准确。


    2.比特币

    比特币的价格从去年起一路飙升至2万多美元一枚,总量有限的比特币或实现“一币一墅”。


    3.ICO

    ICO即把IPO平民化,使得每个人都有IPO的资格。


    4.智能合约

    一直以来智能合约都离C端太远,去年10月份,一个加拿大公司用智能合约开发出游戏猫,即在电脑桌面生成宠物猫,每个宠物猫的形态毛发各异。这个东西卖相非常好,也因此形成了C端与C端间的交易,产生了交易溢价带来暴利效应。


    还有一些关键词,即三点钟、数字法币、价值互联网、加密货币等等。


    区块链的三种类型


    1.公有链

    指一个去中心化的自治机制,任何人都可以加入网络、参与共识及写入和访问数据。


    2.联盟链

    只有授权公司和组织才能加入网络。参与共识、写入及查询数据都可通过授权控制。


    3.专有链

    使用范围控制于一个公司范围内,改善可审计性。

    15.jpg

    目前业内普遍看好联盟链的方向,整个阿里也是向联盟链发展。


    区块链现状与趋势预判

    1.公有链社区在继续探索虚拟货币高频交易的技术解决方案,第一个是扩容,第二是对信息写入的内容进行调整,难点在于多方难以达成共识;

    2.联盟链社区开始生产级系统测试,目前测试系统多是少量节点局域网部署。


    技术趋势——四大融合

    16.jpg

    1、公有链技术与联盟链技术融合

    公有链必须通过一个联盟的方式来进行决策,而联盟链的共识机制也会被挑战,未来公有链和联盟链之间会逐渐出现融合点。 

    2、区块链技术与其他技术融合

    区块链技术在发展过程中的先天性问题:参与共识的人数越多,共识的效率越慢,越去中心化,带来的安全问题就越严重。在具体场景中要形成平衡点,需要与其他技术融合。

    在阿里整个经济体中,区块链技术不会是永久的单一技术,会有区块链+云,区块链+AI等。

    3、多链平台融合

    4、软硬件融合

    区块链性能的缺陷问题有两种解决思路:第一优化软件端,融合共识、安全隐私等技术;第二优化芯片,芯片能够针对公式算法做特定的可信环境搭建,形成公式算法,使得性能更高。


    区块链的典型伪命题

    1.去中心化

    事实证明区块链是完全不可能去中心的,真正可用的区块链一定是多中心。 

    第一个例子是比特币,全世界的比特币50%以上的算力都掌握在几个矿池手里,本质上是中心化的。另外,不管是公链还是联盟链,都以中心化的方式运作。


    2.颠覆

    至少未来五年中,区块链对中心化的企业无法产生颠覆效应。 


    区块链的难点

    1.隐私

    隐私是区块链解决商业痛点的关键。

    2.安全

    区块链是多中心、多方参与的,因此权责划分尚不明晰。

    3.性能

    目前为止,区块链虽可对支撑同步要求不高的场景,但未来性能依然是一个挑战。 

    4.法规

    对技术而言,法规是拥有滞后性的。区块链仍处于心智开启的初级阶段,法规还未跟上。


    区块链的行业驱动力


    从去年Q4起,地方政府对区块链的热情极度高涨,目前大概有九个省份把区块链列入十三五规划中。

    对于政府的支持面,除了钱、园区、三险一免等常规性政策,有些地方政府会把部分公共设施的权益开放给创业企业,这对企业的成长十分重要。


    17.jpg

    区块链的造富怪象:先致富后创业。


    虚拟货币作为区块链目前最成熟的应用,在过去的半年经历了大起大落,尽管面临全球监管的强力打击,但虚拟货币市场仍达到2700亿USD市值,较1年前增长4倍。不可否认,虚拟货币热潮提升了区块链应用的行业心智。


    针对目前区块链行业的泡沫,可以这样理解,在喝啤酒前肯定要先喝沫,没喝完沫是喝不到酒的。


    阿里(蚂蚁)区块链战略


    蚂蚁区块链定位:以联盟为目标,突破商业与金融应用场景,率先实现自主权的工业级与金融级区块链系统。

    金融级的要求在所有行业中是最高的,由于其对稳定性、可靠性、扩展性和可运维性等方面有高要求。 

    蚂蚁的区块链决定自研,即自有知识产权。

    好处:自主可控,技术领先,全球专利第一,高性能共识,全球级生产部署,授权加密管理、零知识证明,高安全性,高可运维性,支持多应用场景落地。

    不足:它的开放性、参与性、多方贡献度相比开源技术有一定差距。

    2018年2月,IPRdaily联合incoPat创新指数研究中心发布一组数据:以蚂蚁技术实验室为主体,阿里巴巴2017专利申请数量全球第一。


    蚂蚁区块链平台特性

    18.jpg

    蚂蚁区块链平台的三个特性:技术、应用、综合解决方案。


    1.技术

    蚂蚁区块链是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底层平台。共识算法、隐私保护、生产级部署方面已申请50+项专利。


    2.应用

    已在民生和商业等领域有多个应用。目前蚂蚁区块链应用上线已超过一年,此外在全球节点部署解决方案中也有应用。


    3.综合解决方案

    区块链的竞争不是技术的竞争,而是综合解决方案的竞争,包括与信用平台、物联网技术、数据建模分析的结合。


    蚂蚁区块链平台有四个特点:1.适配全球部署;2.高可运维性;3.高可靠性;4.高安全性。即“三高一个全球部署”。

    19.jpg

    蚂蚁区块链在沿四个方向前行,数据可信、物品可信、资产可信、人可信。基于四个维度,落地了公益项目、保险项目、跨境溯源项目等。


    阿里区块链的应用场景


    1.金融

    典型的落地方式:支付清算、证券交易、保险理赔。


    2.共享经济

    会在互助保险、众筹、数字资产等场景落地。


    3.供应链

    第一商品溯源,将产品从生产到流通到销售到最后的物流等所有信息通过链的方式记载; 第二供应链金融。


    4.公益慈善

    在捐赠、精准扶贫及监管等方面产生重要作用。


    5.医疗

    阿里健康有此方面的尝试,包括药品溯源、电子病历和处方、监管等。


    6.文化教育

    如版权保护、学术学历的追溯等。


    7.政务

    有三个方面已经落地:产权登记、司法公正、房屋租赁。

    20.jpg

    未来区块链技术要继续深挖行业痛点,找到不可替代性并考虑工程可行性。


    而阿里巴巴在区块链战略的重点是夯实基础、坚持自主可控路线、脱虚向实、做大场景、最后赋能商业。



    延伸思考

    以区块链为核心的技术、思想和商业模式创新正高速裂变,快速引起各界碰撞并催生出各种新业态。当区块链技术和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也成为不可或缺的“未来式”议题。我们该如何看待区块链技术和数字货币?是否存在泡沫?未来该如何落地,能应用于哪些场景?


    目前蚂蚁区块链团队在共识性能、隐私保护,节点全球部署等关键技术研发上均有突破。可以预见的是,伴随互联网巨头的纷纷入场,未来在区块链上的竞争将不止于底层技术的完善程度,还有区块链中利益分配机制、奖励机制以及长期的公平性等诸多层面的全方位考量。



  • 扫二维码关注五新学堂

    扫二维码关注研究院微信号
  • 浙江省现代互联网研究院
    地址:杭州市西湖区文一西路857号B座
    电话:0571-57170560
    email:xdds@zjxdds.com
  • We  are  伐木累!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4381号

    浙ICP备14036200号-2 版权所有  浙江省现代电子商务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