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主演的《功守道》在双十一晚会上映以来,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但也引来很多吃瓜群众的吐槽:有钱任性!
也有专业人士从商业角度评论,《功守道》只是为阿里巴巴生意服务,马云主演的电影及马云与王菲合唱的主题曲,在优酷、虾米音乐首发,帮助阿里文娱App引流,同时也是天猫双十一的营销噱头。
但真是如吃瓜群众和专家分析的那么简单吗?
其实,一部《功守道》还是蕴藏着很多的内容,我们不妨一一道来!
1、终局观:战略前瞻性
新经济战略:眼光与格局!
终局观,指的是通过未来看现在,基于趋势制定战略。没有人会否认马云是新经济时代的成功战略家。
马云曾经说过:“男人要在年轻力壮的时候生孩子,要在阳光灿烂的时候修缮房子”。马云每一次大的动作,都源自于对趋势的洞察和战略的研判。
创立阿里巴巴18年来,马云很少在同一个地方连续工作12天;然而他愿意并坚持腾出12天来拍《功守道》,这个选择自然有其战略上的思量。正如几年前,很多人看不懂阿里为什么要冒着极大风险去做支付业务,为什么去投资一个无底洞的云计算,为什么要切入异常传统的物流业务?
2、玩的是:娱乐精神
新经济:会玩才有未来!
马云在公司里几次提到,只有敢唱歌、敢跳舞、敢变魔术,才有未来,没有娱乐精神的公司没有未来。在现实中,马老师确实也是这样干的,变魔术、演小品、cos Lady Gaga、唱歌、跳杰克逊….在中国企业家群体中,他算是会玩,也敢玩的企业家了。
也基于此,马老师提出了“Double H”(Happiness &Health)战略。阿里大文娱就成为践行“娱乐”战略的平台,大将俞永福也担负起了整合优酷土豆、UC、阿里影业、阿里音乐、阿里游戏、阿里文学与阿里数字娱乐事业部等业务板块的重任。从阿里2017年报中可以看出,阿里“大文娱”已经成为继电商之后、云计算之后新的业务和收入来源。
《功守道》让马老师的娱乐细胞再一次被激发,马云不仅体验了男一号的角色,而且和歌后王菲合唱的主题曲“风清扬”也风靡朋友圈,再次体现了他强大的娱乐细胞和娱乐精神。
3、打造的是:大IP
新经济:IP是未来的流量入口
虽然,电商平台仍呈现出强大的流量能力,但不可忽视的是流量的分化与碎片化已经呈现出一个潜在的趋势。不就的将来,IP将成为互联网流量的入口。
如果说IP1.0时代IP更多的是内容、文本、图片、视频,那么网红成为IP2.0时代的最大热门指代,3.0时代的IP则会更多地体现为移动互联网的流量入口。
《功守道》,与其说是马云、李连杰一起玩出来的一部影片,还不如说是联手打造的一个大IP。电影是文化娱乐产业的“火车头”,为打造超长的产业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4、前提是:有情怀
新经济:家国天下的担当
马云在湖畔大学和阿里巴巴商学院给学生演讲时几次提到“家国天下”的情怀,提醒年轻的学生们要有“达则兼济天下”的企业家社会担当。
《功守道》,看似一部影片,满足了马云的娱乐精神,实质上它又孕育着马云和李连杰对于推动中国武术全球化的期待。李连杰在电影上映后的采访中也提到 “将功守道做成一项体育赛事外,把其推入奥运会,成为一个带有中国文化标签……电影不重要,为了2028、2032,2036和未来”。
也正因为如此,《功守道》获得《人民日报》点赞:脱胎于太极文化的新武学“功守道”将亮相大银幕,延续传统武术源远流长的内在哲学。
马老师,想留给世人的岂止是达摩院、湖畔大学、公益基金,也包括阿里巴巴商学院,也应该包括代表中国武学精神的“功守道”。
延伸思考:《功守道》到底是什么,一部电影、一个IP还是一种赛事、一种文化?也许,我们可以从中更多地洞察到新经济的内在逻辑,它体现的是一个战略格局,玩的是娱乐精神,打造的是一个大IP,背后是一种家国天下的情怀。正如我们给阿里巴巴商学院总裁班学员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互联网时代“有情怀、有远见、有创新、有担当”的“四有人才”。这也不正是我们“未来有可能成为全世界最好的互联网商学院”努力的方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