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71-5717 0560
首页 > 研究院动态 > 未来的中国农业在哪里--秋田CEO谢茂林分享会盘点
  • 未来的中国农业在哪里--秋田CEO谢茂林分享会盘点
  • 2016年 12月 02日 11:18
  •   上周五,研究院举行了新研究员谢茂林先生的聘任仪式,并由他为我们带来了有关未来中国农业发展的分享。

      让我们来看看分享会的精彩回顾吧!

    i001.jpg


      分享嘉宾谢茂林,曾于艾瑞咨询集团任研究总监,2010年加入阿里巴巴集团任职高级专家,在天猫食品团队从事行业管理工作5年,2016年创立秋田电商,立志于推动生态农业的发展,让生活更健康!


    01.jpg


      谢茂林研究员从自己的从业经历出发,就发达国家的农业、中国农业的变革及中国农业的未来三个方面讲述自己对农业及农业电商的理解。


    02.jpg


      首先介绍的是发达国家的农业。

      美国的农业自然环境好,在大平原和内陆低原地区有大面积连片分布的集中式耕地,且土壤以肥沃的草原黑土为主,同时农业科技发达,农业产业规模大,产业化程度极高,形成大农业的发展模式。

    日本受地理环境影响,耕地面积小且分布较散,同时本土老龄化程度高,因此采用的是专业化的分工,应用小型机械从事耕地工作,同时农人极具匠心精神,走精致化农业发展路线。

    以色列是一个干旱缺水的国家,农业的发展更需要技术的支持,它采取现代化技术,利用温室、节水灌溉技术,使“不毛之地”变为“粮果之乡”,发展高效农业。


    03.jpg


      中国的国土面积大,但相对来说,人均的耕地面积是少的,目前农村空心化问题更是成为遏制农业进一步发展的难题。


    04.jpg


      在农业的产业链路上,存在生产资料、生产者、流通和用户这4个要素,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部分因素已然发生了变革。

      在生产资料部分:土地的流转速度加快,为规模化生产经营带来机会;种子和肥料随着生物技术的切入,销售体系的整合,渠道更为顺畅;机械智能化出现,依靠体力的农耕时代即将过去;第三方金融机构出现并切入市场;这些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生产资料条件。

      在生产者部分:出现多样化的生产者,农户、家庭农场、合作社和生态农村百花齐放。

      在流通部分:农批市场依旧是效率至上,讲究农产品通道的快速时效;社区店出现在小区一公里范围内,但要做到轻量,资产前置、消费后置的社区店很难存活;超市作为农产品进程的一大市场,依靠地理位置便利维持;对于专业物流商、第三方快递来说,讲求配送到家的效果,物流成本会占到总成本的很大一部分;除此之外还有电商和微商的接入,流通渠道正在发展变革。


      互联网正在深深切入农业产业的各个环节,它能否带来成本的下降和产业效率的提升是最值得关注的问题。


    05.jpg


      基于此,谢茂林研究员对中国农业的未来进行了畅想。


    06.jpg


      在生产体系方面:农业人口有可能大幅下降(下降到10%以内)、农场的经营者和从业者分离、职业农民出现;对于农场来说,规模化的农场有可能成为核心主体;生产资料服务会更加专业化;经营主体分层,核心竞争力是土地资源+精益管理 (土地资源的整合/产品做到极致,不需要介入全产业链条);智能农业机具大面积使用,例如无人机等产品的生产和使用可能会大大解放生产力。同时,对农产品产品本身的标准化进程持非乐观态度,对于农产品来说做到产品的标准化的很难的,我们能做的是在农产品演变为商品甚至网品时做好分类和筛选工作。


    07.jpg


      在流通体系方面,未来的发展趋势,农批市场应该不会被取代,但有可能通过互联网进行升级;依托大数据的反向供应链将成为供应链主线,尤其是针对生鲜农产品;闲散的物流资源通过平台将得到有效利用;最后一公里将由社区店完成,主要做服务而不是经营,新型社区店将在加工、配送等方面做深度服务。


    08.jpg


      在产品体系方面:优质农产品将会拥有高溢价,农产品价格大幅度上升;之前提到的产品的标准化进程只会局部出现;互联网的沟通将解决原本产品质量检测不能完全解决的质量安全问题,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品质的高要求将倒逼农业生产者安全生产。


    09.jpg


      一大批农业匠人正在形成,市场价值终将被发现。

      秦邦集团的秦俊,致力于生产安全鸡,已通过欧盟农产品认证,通过业界最严苛的“生物动力”认证,加强对养殖鸡的动物关怀,在技术上,采用发酵技术,分解鸡的排泄物,降低发病风险。

      中闽魏氏的魏桂林是铁观音的传承人,他10年时间建设万亩生态茶园,是目前国内唯一通过欧盟认证的茶园,为建设生态茶园付出巨大的人工成本,只为生产安全放心的生态茶。

      清见柑橘的徐文科种植手剥橙,坚持20年生态种植技术,带动当地5800户果农致富,人均收入达3万元。

      倪老腌的倪向明在选材、制作和包装上等细节上做到极致,坚持手工剁椒,坚持不添加防腐剂,把倪老腌的品牌做到线上,做到全国知名。

      正是有这样的一批人,一批为安全、生态和极致而坚持的农人们的不断努力,我们相信农产品的市场价值终将被发现。


      在谢茂林研究员分享结束后,其他参与私享会的成员也通过自己的从业经历,向大家阐述了他们对于农产品线上线下销售的认识。

      浙江锦苍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杨炜锋结合自己在重庆开设社区店的经验,就农产品尤其是生鲜类产品在供应链及渠道方面的建设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杭州“鸬鸟蜜梨”和“天堂鸟”品牌的负责人对农产品品牌建设、农业和农村的关系发表了看法,他认为未来的农产品市场不是越便宜越好,而是越好的越有市场。


    10.jpg

    11.jpg


  • 扫二维码关注五新学堂

    扫二维码关注研究院微信号
  • 浙江省现代互联网研究院
    地址:杭州市西湖区文一西路857号B座
    电话:0571-57170560
    email:xdds@zjxdds.com
  • We  are  伐木累!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4381号

    浙ICP备14036200号-2 版权所有  浙江省现代电子商务研究院